栃木県旅遊的第二天早晨,起床第一反應是拉開窗簾欣賞窗外吊橋。 我們昨天check in 的時間晚,沒有看到窗外景色。

吊橋邊秋天的葉子有橘有紅,坐在窗邊發呆聽溪水聲,仔細看對面山上的步道好像還有人在爬階梯。

飯店的早餐一樣非常多樣化,各種都拿了一些試試。
我們吃過早餐後決定走到外面的吊橋看看。但從南邊琦玉上來的我完全小看了栃木縣秋天的氣溫,帶的風衣完全不保暖也不擋風。我們兩人在吊橋邊邊走邊尖叫。老公叫是不敢走吊橋,我則是快被冷死了。結束了早上的震撼教育,回去馬上穿上圍巾帽子。


check out後我們先在鬼怒川車站附近晃晃等前往下個目的的車。白天的鬼怒川也非常漂亮。




栃木県旅遊第二天的主要行程是去走龍王峽步道,目標是兩小時的時間內走到中途的巴士站,然後搭巴士回程。
山石嶙峋、山谷幽深,這就是龍王峽。2200萬年前,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岩,在千百萬年中受鬼怒川流水侵蝕和滾石衝擊後,造就了今天的龍王峽。因為山岩間的河道蜿蜒曲折,猶如飛龍升空,因此有了「龍王」之名。「自然研究路」縱貫峽谷,從龍王峽站開始,到川治溫泉藥師之湯結束,長6公里,徒步大約需要3小時。不過最美的景色幾乎都集中在路線一開始(峽谷下游)的2公里路段。在這段短短的路程中,能看到三種特徵鮮明的地質現象:峽谷上游的岩石大多是泛紫的安山岩,形成於火山噴發後的早期階段;中游多綠色凝灰岩,由火山口噴出的熾熱火山灰與多種碎岩石融合而成;到了下游,幾乎都是流紋岩,這種富含二氧化矽的火山岩質地細膩,顆粒近乎玻璃質,外觀呈現白色。每個河段都有因山體滑坡和經年侵蝕而形成的奇石怪岩,處處讓人驚嘆。
日光·鬼怒川官方旅遊指南


龍王峽也許是個比較冷門的景點,到了車站幾乎沒什麼人下車。

但不得不說步道真的超漂亮,雖然已經過了楓葉的季節,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美麗。步道分為三段,以岩石的顏色區分為白龍峽、青龍峽、紫龍峽。





步道沿著溪谷走,沿途有許多落葉和岩石,呈現一個蠻原始的狀態,比我想像的步行難度更高。這裡讓我想到小時候一家人到太魯閣走步道,總有股親切感,感覺也是爸爸會喜歡的景點,如果還有下次在楓葉季來肯定是美翻。
我們一路踩在落葉上邊走邊拍照,沿路沒有太多遊客。

一開始看到有小心熊出沒的警告牌還很興奮得拍照,再往後走又看到許多立牌,遇到的幾位登山客也都帶著熊鈴,不得不想我們這菜鳥觀光客來這輕裝走步道是不是太冒險了?!
為了趕上公車時間後半段有點小趕路,沒想到最後一段路卻是連續S型的長上坡道。背著行李氣喘吁吁的全速爬上,好不容易到達頂端的公車站。

這個步道其實還有後半段,我們因交通方式的關係沒有計畫走完全程。 看看時間卻因為錯過了前一班下山巴士的時間,老公查了查地圖發現有繼續往山上坐的巴士比較快到。在秋天冷風下乾等也是無聊而且爬完山肚子也餓了,我們就這樣無計畫的臨時決定坐著公車一直往山上去。
原先我想在川治溫泉站下車(看起來比較有人煙有小店的地方),但老公想看看公車最後會開到哪裡,就這樣我們隨著公車緩緩上到山頂,最後在一個叫湯西川溫泉的車站下車。


這裡是位在山上五十里水庫的上方,海拔高又空曠,只穿著風衣的我認真覺得多待一秒都會被冷死。拍完一張水庫照馬上縮著身逃進旁邊的遊客中心。

小小的遊客中心空蕩蕩,還好有暖氣,餐廳的小賣部也有營業,看了看菜單居然有鹿肉可樂餅! 當然要點來嚐嚐看。另外還點了蕎麥麵和豆皮燴飯。


蕎麥麵中加了山蕨菜,配上熱呼呼的高湯又吃了鹿肉可樂餅,頓時整個人都活了過來。
吃完這頓難忘的午餐過後,我們買了回下今市的車票。
下山的電車駛動緩緩開過隧道,經過鐵橋後下午的陽光一片光明。走了兩個小時山路的我們已累翻。互相依偎在座位上向龍王峽道別。
這次的栃木旅程多了許多意外的冒險,但也因此發現身邊有個好隊友,就算出現了計畫外的事件,有他的存在實實在在緩解了我的緊張。通過一次一次的旅行更信任更依賴彼此♥